全部>行业新闻

做了21年假鞋之后,“莆田鞋”终于让耐克阿迪,都开始怀疑自己了

2025-04-18      来源:百家号

真是活久见,假鞋居然敢光明正大开店卖了?”

莆田鞋,那个曾经高仿鞋的代名词,摇身一变成了“中国鞋都”。

从被嘲讽到被认可,莆田鞋靠硬实力“逆袭”。

鞋子穿上脚后,跟大牌比,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老百姓主要讲究个实惠,便宜耐穿才是硬道理,曾经被诟病的“莆田鞋”,既体谅了顾客干瘪的钱包,又照顾了顾客骄傲的面子,真是两全其美。

不仅让老百姓直呼真香,还让耐克阿迪开始怀疑自己。



莆田,这座位于福建东南海岸的小城市,起初并不为人所知。

上世纪80年代,莆田因地理和政策优势,成为台商制鞋产业转移的首选地。凭借低廉的人工成本和港口优势,莆田迅速崛起为国际品牌的“代工前线”,耐克、阿迪达斯等大牌的订单源源不断。莆田鞋企规模逐渐做大,代工生产的品牌运动鞋、休闲鞋销往欧美日韩等多个国家和地区,一度被冠以“代工鞋城”的称号。

然而,2000年后,随着产业向东南亚转移,莆田代工业务遭遇重创。

一批莆商接手了废弃的生产线,利用积累的技术和完整产业链,开启了“高仿鞋”的野蛮生长时代。彼时的莆田鞋,以“以假乱真”闻名:鞋面针脚与正品同色、折叠5万次不开胶。



2003年淘宝网上线,莆田人敏锐嗅到机遇。

安福电商城周边的民宅里,小作坊主们白天拆解新款球鞋,夜晚上传“海外代购正品”链接。

他们创造出独特的“灰色技术”。

物流网点提供“异地上线”服务,36元即可将莆田发货变更为“美国仓直邮”。

专业团队架设虚假海关查询网站,消费者扫码显示“已从纽约肯尼迪机场清关”。



“纯原级”高仿鞋采用与正品同源的EVA发泡底,甚至通过专业球鞋鉴定平台。

2007年,在美国纽约,警方查获了30万双高仿耐克鞋,这些鞋子都来自于同一个地方——福建莆田。

这事吸引了《纽约时报》的记者在3年后来到莆田调查,随后发表了一篇关于当地高仿鞋造假的报道,让莆田的假鞋一下在国外出了名。

没过几年,名声在外的莆田鞋在国内也火了。



随着国外打假的力度加大,莆田的高仿鞋开始转移阵地到国内。

2014年温州质检院的检测报告曾让行业哗然:某款莆田高仿鞋的耐磨度、耐折度与正品相差不足5%,鞋底软硬差异甚至小于正品批次间的误差。

更讽刺的是,消费者总结出“莆田防伪秘诀”:穿三年不开胶的是假鞋,一年就开胶的反而是正品。这种反向质量碾压,让国际大牌的品控体系沦为笑话。



也就是在那个“野蛮生长”的年代,莆田“修炼”出了一条其他地方难以匹敌的“独家”产业链:从鞋模、鞋机到飞织面料、环保胶水,莆田形成了全球最细密的鞋业分工网络。一个小作坊只需专注一个环节,便能以极低成本完成生产。巅峰时期,莆田年产鞋12亿双,占据全国近1/10份额。

光鲜外表下,却潜藏着令人难堪的真相——那些知名品牌的商标和专利并没有获得授权,他们所生产的鞋子,本质上仍然是“高仿”的。

因此,莆田被称为“假鞋之都”和“高仿鞋之乡”,在这个灰色地带里,那些技术娴熟的制鞋工人和管理得当的鞋业经营者都面临着两难境地。



莆田市政府一直希望摆脱“假鞋之都”的称号,多年来打假行动不断。

公开报道显示,2017年7月2日,莆田市组织公安、工商、质监、邮政管理等部门开展为期3个月的打击“仿冒鞋”“假海淘”专项行动;2016年5月,莆田市公安局打掉了4家黑鞋厂,涉及阿迪达斯、耐克等多个知名品牌假鞋,总案值高达千万;2014年11月,在公安部、福建省公安厅的指挥下,莆田警方协同多地警方捣毁制假、售假窝点10处,涉案价值3.5亿余元;莆田工商部门2013年曾3个月巡查36次,罚款38万多元。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加大,莆田的“高仿鞋”时代逐渐走向终结,大批小作坊被淘汰,留下来的企业不得不寻求转型。


为了改变“假货”的形象,莆田鞋业协会申请注册了“莆田鞋”集体商标。首批4200家企业中,仅21家获得授权。这意味着,只有符合行业标准的企业,才能使用这一商标。这不仅提高了行业门槛,也让莆田鞋开始走上正规化发展的道路,更让“莆田制造”从幕后走向台前。


还扶持企业向数字化转型,同时孵化鞋服品牌,旨在彻底扭转形象。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双驰显得尤为激进。七年前,该公司便已着手打造智能化工厂,实现运动鞋从下单到生产的全程自动化,能够同时生产不同款式、颜色和尺码的鞋子。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莆田企业开始注重自主研发和品牌建设。一些有远见的企业,甚至聘请了专业设计师,推出独立品牌,试图在国际市场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双驰推出的自有品牌如双驰/SEMS、良鞋记、多步/dorbor等已成功布局莆田、福州及北京等城市。



2022年,一款399元的“国潮机甲鞋”在小红书爆红,72小时内5万双售罄。

这一刻,莆田人意识到:原来,我们也能被点赞,而不是举报。

2023年6月,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中国皮革协会联合发文,同意授予莆田市“中国鞋都”称号。这也被不少业内人士视为继“莆田鞋”集体商标获批后,莆田在鞋业制造上的新里程碑。

2024年,福建省出台《支持莆田鞋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目标到2028年产业规模突破1500亿元。政策涵盖龙头培育、品牌建设、技术创新等领域,例如对年营收超百亿的企业给予奖励,支持收购国际品牌。



世间本无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

今天,莆田鞋已经不再是以“山寨”为代表的行业,拥有4000余家制鞋企业,近五十万名员工,年产鞋子逾十六亿条,涵盖了球鞋、鞋子等所有类别的鞋子。

资料来源:

人民网:获“中国鞋都”称号 莆田何以实现“逆袭”?

正解局:“做高仿”的莆田鞋,开始打假了?

人民网福建:莆田产业观察 | “中国鞋都”怎样造出“中国好鞋”?

澎湃新闻:“莆田来了”全国开店号称“我们就是超大牌”,律师:侵权但情况复杂

在线咨询

姓名:

手机:

留言:

分享到:

热门品牌

新百伦 月芽儿 意尔康 西遇 牧童 斐乐 查看全部

相关新闻

热点 国内 国际 品牌 专访 营销
“瑞士军工”的鞋,能有多硬核? 「甲亢哥」爱穿什么鞋?除了 Yeezy,还有这几双! 厨旭牌厨师鞋、防滑鞋后厨防滑的不二之选 白水泥 AJ4 还有隐藏单品?别说真挺帅! NIKE 在上海成立创意工作室,将营销内容创作本土化 查看全部
登录 | 注册 | 反馈建议 | 联系
手机版 电脑版
业务咨询热线:181 4409 9030
电子商务行业网站100强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
ICP编号:闽ICP备2025085056号-1